一段時間,總是不順,煩燥,郁悶,不安。于是去旅行,旅行,獨自旅行,最大的好處,不是能見到多少人,看過多美的風景,而是走著走著,在一個際遇下,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,平靜心情,凈化心靈。
華山之險,久聞其名。華山之旅,稍有不順,快到延安時,連日暴雨,甘肅地震,隧道塌方。等待,等待,漫長的等待。也許上天總喜捉弄人,尤其倒霉人。也許迷信,車次213,213不就是2B嗎,坐2B車怎么能順?當年龐統先生不就是行至落鳳坡隕落。感謝國家機器效率,近20個小時搶修,通行。
到達西安古城,已是疲憊不堪,休息一天調整。走馬觀花般的游覽了華清池,驪山,兵馬俑。不合口味,直奔華山。到達華山已黃昏,許多游人選擇夜間登山,一則涼爽,二則天明看日出。不喜夜間登山,總感不安全。
吃過早飯便向華山行。天氣雨后未晴,略悶。拾階而上,門前廣場安睡一銅人,華山之主,陳摶老祖,慈祥安和平靜。仿佛提醒登山人,登山心態需平靜。自古名山多相似,有山就有廟,和尚尼姑道。華山略不同,入口就是廟。穿過走廊,古香塑像,香煙在鐵絲網中繚繞。漫步林蔭小道,古木參參,隨處石桌石凳題匾。感覺沒走多遠,一門綠字行體華山。很簡約的山門,過了山門就到了售票處,以為華山似西湖不用買票呢,哪有這么多免費的午餐。買票前行,緩坡似無盡,慢慢的走,游人有上有下不斷,嘩嘩流水蟬鳴人喧。仰望兩側群山,如行井底。不知這緩坡有多遠,走了許久還是緩坡,不見華山險。緩坡走久了也會累,天悶見汗。不想休息,書曰,慢走40分鐘以上才能燃脂,既不是商界富賈,也不是政界高官,挺大的肚子,不合適,不合適,燃脂,燃脂,燒死可惡的大肚子。
一直走,左側溪澗里有一直立的大石,大約4層樓高,直徑不大,大約3人手連手,很光滑,大石之頂,有幾個紅帶,應該是許愿物,真不知怎么放上去的,也不解什么愿要放在這么難上之地。也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死角,自己走不出來,別人也闖不進去。抵達華山第一關,五里關。仰望,西峰初露臉,突兀聳產,高,真高,興奮,很興奮。繼續,繼續。一路走過菠蘿坪,毛女洞,沿山道觀依山就勢,星羅棋布,民間傳說摩崖石刻數不勝數。世傳,秦宮女玉姜因避驪山殉葬之難,負琴逃匿華山,饑食松柏葉,渴飲山泉水,久之體內綠毛,身輕能飛,遂呼為毛女仙姑。毛女所棲之石穴,稱為毛女洞。“冷冷月輝荒嶺情,悠悠琴聲驪宮恨”。秦皇可恨,真不知多少美女被坑,難怪如今美女質量不如前。來到青柯坪,幾乎一氣走了兩個多小時,上衣如洗,略感腿抽筋,也別燃脂了,效果非一日之功,休息休息,休息休息。
繼續前行,已無平路,臺階步步陡。許久,來到一岔口,一條經過千尺幢,一條繞過千尺幢,一條艱險,一條較為平坦。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嗎,可能是后人修建,多了條選擇,有人選擇了艱險,有人選擇了平坦,就像我們人生,人生路上會有多種選擇,各種岔口,沒有對錯之分,選擇了就應好好的走。此處應該半山峰,四周是山,中間是谷,清風除除,太陽時現時隱,谷中濃濃的云海,不對,應該是霧海才是,就像佳麗要入水,水已熱,未入池,太美了,太美了。
經過云門和回心石,便是千尺幢。華山的奇險也由此拉開帷幕。千尺幢有“華山咽喉”之稱。果然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。它是在千尋絕壁上剔出的兩道石槽。兩槽均寬80公分,幾乎垂直的臺階,石階寬度也不到20公分,只容半只腳,兩旁懸掛鐵索,望而令人心膽懼寒。難怪游人備手套,登華山需手腳并用,爬山一詞,想必來源自華山。爬,頭一低,抓鐵鏈。好在千尺幢雖險并不算遠,過了千尺幢便是百尺峽,詩曰“幢去峽復來,天險不可瞬,雖云百尺峽,一尺一千仞”一狠心,爬。也不知爬了多遠,也不知什么時候過的百尺峽,就是一個勁兒的爬,都爬傻了,后來實在是走不動了,問一下來人,離北峰還有多遠,來人曰北峰已過,什么時候過的,不知道,真的爬傻了。錯過了欣賞北峰風景,登山猶似人生路,只顧登頂,沿途會錯過多少風景,也許沿途的風景才是最想得到的。問離峰頂還要多久,還要2個多小時,他媽二大爺的還要這么遠,有點泄氣。未老腳先衰,不常鍛煉真不行。休息一會兒,休息一會兒。
天梯處,游人排隊前行,一老者,身穿華山紀念衫,時哭時笑,時說時唱,滿口國軍匪共,瘋瘋癲癲,手舞足蹈,下面就是懸崖高山,真讓人捏把汗。天梯更險,直上直下,需要用力拉著索鏈才能上去,一邊就是懸崖,如果下去,免費直達山底,省索道錢了,代價,不是東方黑白無常鬼,就是西方極樂凈土園。小心翼翼過了天梯,來到蒼龍嶺,蒼龍嶺上,曾經發生過唐朝韓愈下山畏險,投書求救的故事,據史書記載,韓愈是騎著嶺上山的,但下山時不敢下來,急得大哭,于是便寫了一封書信投下山去而獲救,于是現留下“韓愈投書處”。蒼龍嶺,顧名思義,龍背上行走,該龍高懸于空中,其險可想而知。一女生,也許是女人,七老八十也說不定,現在女人的年齡哪能看的清,不知是走散還是獨行,讓幫忙拍張照,好吧,頭微歪,V字手,笑盈盈,怯生生。
終于來到金鎖關,不易,真不易。紅色的海洋,煞是壯觀。相傳,三圣母因與應試舉人劉璽相愛成婚,惱了哥哥惡神二郎,將其壓在西峰巨石下,幸有玉皇大帝賜的護身金鎖才免一死。劉璽赴京投考,金榜題名后,回到華山尋找圣母。圣母在山神、地仙的幫助下,二人逃至三峰口,不巧又遇巡山歸來的惡神哥哥。圣母便用護身金鎖,把她和劉璽的腰帶同鎖于山路旁的鐵索上,并將鑰匙拋于懸崖之下,表示至死不分離的決心。現在,關內關外的登山路兩側鐵索上,鎖滿了刻著情侶姓名的情人鎖,以及刻著家人姓名的平安鎖,都是游人上山時買的鎖,來到這里鎖上以后,便把鑰匙拋到懸崖下,象征著今世永遠在一起的吉祥寓意。重重疊疊的鎖,與迎風搖曳的平安絲帶,構成了金鎖關一道美麗的風景線。
過了金鎖關,走不久,迎來久違的平坦。森森樹林,耳聞鐘聲深沉而悠遠,鐘聲何處而來,峰頂南峰嗎,向著南峰行,路有平有陡,卻感不險。來到南天門,此處有長空棧道,在萬仞絕壁上鑲嵌石釘搭木椽而筑。棧道上下皆是懸崖絕壁,鐵索橫懸,由條石搭成尺許路面,下由石柱固定,游人至此,面壁貼腹,屏氣挪步,被喻為“華山第一天險”。本想體驗一把,另付費不說,還要排隊,時間不多了,算了。終于來到南峰頂,一石紅字,華山論劍,金庸題。看來金大俠也是一不靠譜的主兒,就這一屁股大點的地兒,還論劍,你論個試試,不摔死才怪。山頂大石頭上,有一個小小的水池,其實也不能叫水池,水坑都夠不上,也就半頭豬大小,還得是小豬,也是許愿的,1元許什么愿,5元許什么愿,10元許什么愿,小池子里漂滿了錢幣,國人果有想像力。華山之顛,遙望對面群山,云霧繚繞,似五指,又像蓮。清風拂面,俯看群山,這種感覺真好,真好。
去西峰之路,幾乎一路向下,倍感輕松。過了小蒼龍嶺就是西峰了,這段也比較險,兩面懸崖,好在路比較寬。西峰很秀氣,人情味很濃,西峰為一塊完整巨石,渾然天成。西北絕崖千丈,似刀削鋸截,其陡峭巍峨、陽剛挺拔之勢是華山山形之代表,因此古人常把華山叫蓮花山。西峰上景觀比比皆是,有翠云宮、蓮花洞、巨靈足、斧劈石、舍身崖等,并伴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。西峰之頂,雖不及南峰高,但那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更勝南峰。西峰向下一條小路,通向天下第一洞房, “洞房花燭夜”中“洞房”一詞就源于華山西峰。傳春秋時,秦穆公有愛女弄玉,資麗聰慧,善于吹笙。穆公擬代擇佳婿,弄玉曰:“不求王孫華貴,只祈善于吹笙,駢能唱和,方為眷屬。”因而久求不得。忽一日,弄玉夢一俊秀少年,騎彩鳳自天門而降,謂與弄玉:“我是太華山主,奉天帝喻旨,與你雙棲鳳鸞,桂香月圓,是為佳期”弄玉驚醒,晨稟穆公。穆公遂譴使至太華山尋訪,遇一蕭史,翩翩瀟灑,精通音律遂奉裁回宮。但蕭史僅勤于蕭,不善于笙,穆公甚為惆悵。正欲引卻,弄玉卻譴婢傳話與穆公:“客既至,何不試蕭,以窺伏長?”蕭史奉喻,一曲清風習習,二曲彩云飛聚,三曲百鳥和鳴。篁篁邇遠,悠揚動聽。穆公庭前大悅,弄玉簾后神驚。是日恰逢中秋佳節,蒼穹圓月,桂香沁人,秉燭宮闕,遂成佳偶。一日,月光瑩瑩,微風徐徐,蕭史弄玉于鳳臺和諧蕭笙,但睨赤龍盤于臺左,紫鳳棲于臺左,彩云翔集,霞光熠熠。蕭史心明,遂謂弄玉:“我本上天仙子,奉天帝詔與你結天地姻緣,但不能久居凡塵。今龍鳳相迎宜復天宮。”于是蕭史乘龍,弄玉乘鳳,御風趁云,飄然隱去。后世遂稱“乘龍佳婿”。婚后,兩人隱居于華山修行,在雙雙駕鶴成仙之前,在西峰蓮花洞點燭成婚,故有此“天下第一洞房”洞房雖是浪漫卻不掩簡陋。如今一個洞房,不知難煞多少有心人多情漢。
途中錯過了北峰風景,趕車東峰中峰沒去看,略失意不遺憾,旅行本身就似人生路,有得有失,得而不喜失而不憾。莫道登山險,山外有山,西岳華山,又有人說登一次華山什么都知道了,知道了什么,只可意會,難用言傳。
安平縣振超金屬絲網制品廠生產鐵絲網,鋼絲網,金屬編織網,金屬板網,電焊網,不銹鋼網種類多價格優。
http://www.tigii.cn
(責任編輯:振超網業) |